第32章 马皇后一刻三惊_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
笔趣阁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32章 马皇后一刻三惊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2章 马皇后一刻三惊

  朱元璋忧心忡忡的走了,步伐也变得非常沉重。

  科举带来的恶果,让他脑子乱哄哄的,无数杂念生出。

  他想找个人述说心中的烦闷,脚步下意识的走进坤宁宫。

  对内侍的行礼,他充耳不闻,只是不耐烦的道:

  “都给咱出去。”

  众侍者不禁打了个哆嗦,连忙退出房间。

  马秀英正拿着一本书翻看,见他这副模样就玩笑道:

  “你有气可别到我坤宁宫来撒。”

  话音刚落,就看到他手上缠着的纱布,脸色一变。

  “你的手怎么了?”

  说着起身走过来,抓起他的手,看着纱布上的血迹心疼不已。

  发妻的关心,让朱元璋心中一暖,心中的沉闷也散去一些。

  “不碍事,不小心割破了皮,陈景恪那小子给咱包扎过了。”

  马秀英嗔怪道:“都多大的人了,怎么还这么不小心。”

  朱元璋只是嘿嘿笑着,也没有解释。

  见他无事,马秀英也放下心来,在旁边坐下道:

  “说说吧,又是谁惹你生气了?莫非是赵瑁那些人又有新罪证了?”

  往日里提起这些贪官污吏,朱元璋就会暴怒,但今天竟然很平静的摇摇头。

  “咱方才是找陈景恪聊了聊,遇到了些难题,所以才心中烦闷。”

  马秀英惊讶不已:“你怎会去找陈景恪闲聊?又有什么问题让你如此烦闷?”

  连贪官污吏的事情都可以暂时放下,可见这个问题有多严重。

  朱元璋就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讲了一遍。

  听到陈景恪对朱标说的那一番话,马秀英眉头微皱:

  “那陈景恪平日里表现的很谦虚谨慎,为何今次会如此猖狂?”

  “莫非他以为有了太孙伴读的身份,我的病又离不开他,暴露本性了?”

  朱元璋摇摇头:“初时咱也做此想,怕他教坏了咱的乖孙。就想假借考较为难于他,取消他侍读的身份。”

  “谁知一番考较发现,他竟真有经天纬地之才……”

  他先讲了关于内阁制度的问题。

  听完之后马秀英震惊的嘴巴大张,“你莫不是在哄我?”

  朱元璋苦笑道:“当时咱比你还惊讶,可这确实是他提出的建议。”

  马秀英依然不愿意相信:“会不会是恰巧有人给他讲过这个问题?”

  朱元璋有些口干,端起马秀英的杯子,咕嘟咕嘟一口气喝了大半杯。

  “咱也怀疑过,所以又问了一个问题。”

  接着他就将科举制的事情讲了一遍,不过只说了前半部分:

  “不论这条脉络是不是他自己梳理出来的,仅凭这份见识就已经超过了大多数人。”

  即便已经有了心理准备,马秀英依然感到震撼。对于这個评价,她也深以为然:

  “我只以为他医术不凡,又有点小智慧,不成想竟有如此不凡的见识。”

  朱元璋说道:“是的,这份见识在同龄人里少有人能及,若加以磨砺,未来必是朝廷栋梁。”

  “所以我就改变了主意,让他继续当伴读也好,将来可作为英儿的左膀右臂。”

  马秀英点点头,又摇头道:“还需要观察,若他恃才傲物,就算有才也不能大用。”

  “若他当真如之前表现的那般谦逊,就让他继续留下。”

  朱元璋也认同的道:“还是妹子你考虑的周祥,就这么办吧,我会让人严密监视他的。”

  事情说完,马秀英笑道:“陈景恪帮你解决了两个难题,这是好事啊,为何你还如此烦闷?”

  朱元璋这才将科举恶果以及赋税漏洞讲了一遍。

  马秀英再一次感到不可思议。

  如果以前有人给她说,有一个人能在短时间内带给她三次震撼,她绝对不会相信。

  可现在真实的发生了。

  内阁是在四辅官的架构上完善得来,并不算特别惊艳。

  梳理选官制度的脉络并点评优缺点,虽然需要很深厚的积累,但也有很多人能做到。

  真正让她震惊的,是陈景恪的年龄,而不是这两个建议本身。

  但科举漏洞和科举恶果的推测,需要的已经不是阅历和经验,而是天赋。

  非常非常高的天赋。

  她没想到陈景恪竟妖孽到了这般地步。

  即便这些东西不是他想到的,可现在掌握在他手里,这份学识也足以让他名动天下。

  不过这种震惊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,马上她就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科举恶果和赋税漏洞上面。

  这两个问题,一个比一个严重。要是不解决,大明的未来堪忧。

  “他既然预见到了这个问题,可曾给出建议?”

  朱元璋叹了口气道:“若他有法子,咱也不会发愁了。”

  马秀英也头疼不已,想了一下说道:“科举恶果要百年之后才会显现,咱们可以慢慢想办法。”

  “赋税漏洞必须尽快解决,拖的越久百姓受的压榨就越狠。”

  朱元璋先是点点头,又摇头道:“这两个问题其实就是一个问题。”

  “就算咱不再限制各地缴纳赋税的数量,那些大户一样会将自己应缴的赋税转嫁到百姓头上。”

  “若咱能解决这个问题,也就不用怕那些士绅大户了。”

  马秀英略微一想也明白了其中的关节所在。

  朝廷若是能正常从士绅手里征收到赋税,自然也就有办法限制他们。

  可问题就在这里,官官相护,潜规则一旦形成就极难破除。

  正如陈景恪所说,你能杀一县的士绅,还能将全天下的士绅都杀了不成?

  只要朝廷还需要官僚治理天下,这种事情就没办法杜绝。

  但这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做,听之任之。

  “不论如何,赋税漏洞都必须要堵住,剩下的只能走一步看一步,我就不信想不到法子解决这个问题。”

  朱元璋点点头,犹豫的道:“你说科举还要重启吗?”

  马秀英肯定的道:“必须重启,陈景恪已经将所有选官制度,都剖析了一遍。”

  “科举制虽然有很多漏洞,然确实是眼下最好的选择,我们不能因噎废食。”

  这其实也是朱元璋的想法,只是他需要一个人给他肯定。

  马秀英既是他的妻子,也是他最信任的战友,没少为他出谋划策。

  只是她从来不抢丈夫的风头,将所有的成绩都归于朱元璋。

  朱元璋有困惑解不开,就会找她商议,这次自然也不例外。

  “那好,咱将制度完善一下,就推行天下。”

  马秀英点点头,若有所思的道:“伱说,陈景恪的学问是跟谁学的?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ui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ui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